——公元176年——

    洛阳,一处豪华府邸的客房中。

    刘备正在端详原本挂在自己脖子上一尊小小的木刻,白衣净瓶,莲台杨柳,虽然看上去🌮🂞🏻是普通☩的观音菩萨,然而她却没有具体的面目,脸上除了少许起伏之外并未雕刻出五官来。

    “玄德,……信☧佛?”背后🟢🞹🙁传来略显🞕🔃♣惊讶的疑问。

    “家父信,”刘备答道:“他曾身患重病,痊愈后声称🜈⛳是被菩萨所救,故而让所有亲戚家💹🖵人一同拜偈菩萨🔉。”

    “啧啧……”背后之人不置可否,绕到刘备身侧:“可菩萨为何🅔没有面目?🞚🔱”

    “因为木匠雕刻出面目后,父亲总是叫着‘不及菩萨万一’而令他们重雕,最终他们干脆不把面目雕出,结果父亲反而满意,”刘备偏头看看这名身高体壮,还比自己🂞🏻🟎年长的同学:“伯圭兄,先生有说什🞹🙁🇜么时候归来吗?”

    “不曾,先生正忙🂠🐉♩着与其他🟢🞹🙁大儒一起雕刻‘熹平石经’,让我们自学——”“伯圭兄”叫着:“可我们已经‘自学’了近两个月矣!”

    熹平🖊🐿🅫四年(176年),刘备年十五,因已经将涿郡私塾中先生所教学问尽数掌握,遂在父母的支持下外出游学,因其汉室宗亲的身份,再加容貌英俊,行事谦逊,气质谦和,各地学者都愿意指点几句,更有几个明显意动,打算收他为徒者。

    对此,刘备机敏地在他们开口之前便主动说出他“外出游学是为了令自己有资格向同为涿郡出身的当朝大儒卢植拜师”之语,令那些学者既放弃打算,又不伤面子,毕竟,如果他们当真提出收徒而又被刘备拒绝,不但颜面大失,刘备也会被扣🍒🇠上个“狂妄自大🝾🐳🃼”的恶名。

    这种行为,虽然可能会因为虔诚向学而令卢植产生好感,但🄙也有同🖼样的可能被卢植认为是在对他施加压力,继而勃然大怒拒绝收徒——所幸,是前者。🌕⚢📅

    卢植,字子干,声如洪钟,面目⚹🖐刚毅,文武双,其时,因文功而官至博士,却因扬州九江有山越作乱🁤,被拜为九江太守前往平乱,九江方平,庐江又乱,遂改任庐江太守。

    至班师回朝后,加官🚳🗚为议郎,又同蔡邕、郑玄等名士一同修订雕刻《熹平石经》,对于收下的两名入室弟子,涿郡刘备和辽西公孙瓒,无意🅡🈉☊间便疏🁍🄠忽了一些。

    公孙瓒,字伯圭,来自辽西郡数代皆抵御乌🂜🏪🜹桓和鲜卑入侵的公孙家,原本是仰慕文武双的卢植那“武”的部分而来,不料却在“文”的方面被频繁教导,虽然早入门墙,但即使是之前卢植前往扬州平乱,也并未带上他。

    “伯圭兄勿急,我们既然成了‘入室弟子’,自然要比教导那些‘登堂弟子’更慎重。🌮🂞🏻”刘备☩收起那菩萨像,劝道。

    登堂入室,虽然多用于形容对某些事物的掌握😀♸程度,但它本身是两个形容师生关系的词语,各指“于大堂中在固定的时日统一听讲”和“可以住在老师家中因材施教”这两种状况,一般的游学者获得的指点都仅仅是“登堂”,而能够“入室”者,即为正式拜师,“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”便是指这等情形🛫。

    “我自然知之,先生对我俩和那些随意听听的游学者完不是一种态度,”公孙瓒摇着脑袋答道☩:“然而我如今已经二十岁,家乡那些同辈的兄弟已经斩杀了不知多少异族,只有我寸功未立,心中十分不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