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来,也许阻力有更大,世人轻商由来已久,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,都看不起行商之事。山东作为衍圣公的祖藉,当地文风浓厚、最重儒学,曾有书香门第的人家将家中硬是要从商的子侄赶出家族的事例,吴王想要定都济南并在将来发展商业,估计当地人都会上来骂一句,说不定还有人排队死谏。
想当初吴王刚称王时,就有不少酸秀才说他不忠不义,有一阵子金陵以北和金陵以南的学子分立两派,一派夸他一派骂他,好不热闹,偏他又不好说什么。
说起来,山东这地方也让吴王很头疼,此地很早以前就归吴王所有,每年闹灾荒都有山东。一年之中,当地学子消停了不骂他了,大概就是因为受灾城里没粮了,等领了救济粮,吃饱有力气了,他们便又开始继续骂。吴王曾换了几任官员都不管用,实在是衍圣公在当地影响太大,百姓都听他的。
剩下那一部分不听什么圣人言的,极有可能去当了饷马或水匪。
吴王虽有想要定都济南,但想到这些又有点犹豫,毕竟是都城,他总得多考虑考虑。
魏氏收到消息后,已经悄悄让人去济南买下不少铺子,哪怕将来转手卖出去也是好的。她正想找机会跟何素提一句呢,谁曾想何素竟然一声不吭就买了燕京大量的地产,她都不知说她什么好。
“你有没有想过买济南的房产,济南,挺不错的。”魏氏带儿子来何素家玩时,悄悄跟何素提点道。
“济南?”何素正把一碟点心推到魏氏面前,听她提到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地名时,有些不解地看向她。
“济南。”魏氏说着朝上指了指,再伸手拿了一块糕吃了起来。
这难道是上面要定济南为都城的意思?她历史没怎么学过,并没听说过济南当过京城,而且她对济南也不熟,以往也没往那边做过任务,会回大吃货国也是在欧洲的任务失败回来避风头的。
看来世面上假消息很多呀,何素暗想,也不好说什么,人们只会相信自己想相信的消息,旁人劝是没有用的。
这话也特别适合在她自己身上。
不管是不是济南,在天下即将大定时买地总是不会亏的,只要买的地方不要太偏,一些日子过后那些地方总会涨起来的,就是有的涨得多,有的涨得少。
“你现在说也晚了,我没钱了。”何素直白地说,“马上连点心也要吃不起了。”
自家的桔林一卖,府里开始从外面买菜买鸡之后,何素才发现外面竟然连鸡也涨价了,早知道她就去乡下建个大一点的养鸡厂了,现在府里的菜色简单多了,连鸡也不能天天吃了。
“要不要借你一点?”魏氏主动问,她还是留着一些现钱的,总不能真把钱都砸在置产上。
“你就不怕我还不出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