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当然知道根治的法子,那就是清理军屯,然后把军屯的百姓,以包税募兵的方式,进行组织,平叛简直如同儿戏,那些民乱暴民,会纷纷投靠,为了那口田。
这是当初戚继光戚少保曾经用过的招数,简直不要太好用。
可是侵占军田的是什么人?他们比谁都清楚,所以他们不能说话。他们能站在这里,身后代表着无数的利益,不能让大明皇帝开这个口子。
而且他们也在联系民乱之中,可能投献的人,杀掉王嘉胤不就成了?
戚继光的那个法子,太招人恨了。
朱由检深深的叹了口气,他很孤单。
大明朝的朝臣们,都在为了蝇头小利争得你死我活,为了一个抽分局拼了命的争来争去,他想要救大明朝,他知道大明朝的结局。
“皇叔,你是我大明的天子,你若自怨自艾,我大明何去何从。”张嫣撩开了珠帘,一脸担忧的说道。
朱由检这个十七岁的孩子,表现的比她想象的还要好无数倍。
他没有偏听偏信,认为这天下就是好人、坏人完全二元对立。
也没有像在信王府时一样,崇信道义二字,笃信所谓的君子之道。
四书五经周正之学,治不了国,也斗不过权臣,所作所为,超出了她的预期。
“皇嫂可曾看到朕自怨自艾?若是前路艰险,就选择退缩,又何必做这个皇帝呢?”朱由检又拿起那个小钟槌轻轻敲了一下铜钟,都在意料之中,可是就这么发生了,让他还是无比的失望罢了。
他只是失望,并没有失去向前的勇气。他也不能在张嫣面前露出一丝一毫的软弱。
张嫣看到朱由检眼中的勇气,大明朝终于又一次迎来了,一个一往无前而又脚踏实地的皇帝,大明幸事。
“袁可立和孙承宗势若水火,万岁将两人同时招入京师,恐怕是要出事。而且袁可立可能不会进京,甚至不出仕的可能性居多。”张嫣说起了廷议中,施凤来所说的事。
袁可立主张建立【海陆相犄角收复辽南】战略进攻的手段,以皮岛毛文龙为突破口,多次登陆辽东半岛,主战不主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