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龙江读书网>穿越历史>向日葵 > 第28章 e区卫星
    林秋点开这篇文章——

    神经即灵魂。

    生命延续即神经延续。

    神经永存,生命便不会消亡。

    文章开篇抛出观点,且字里行间极其果断,远没有刚刚林秋点开的那些文章里通篇严谨的学术风格。

    这时候,林秋注意到文章名下标注着的成文时间——星历92年。然后林秋算了算,这大概是暮合15岁的时候,拿到博士学位的前一年。

    顿时,林秋微微眯起眼,重新审视这篇文章开篇的这三句话。

    神经即灵魂。

    生命延续即神经延续。

    神经永存,生命便不会消亡。

    抛开肉/体、繁殖、遗传、变异,直接肯定神经就是生命的表现形式。

    ——原来,他的监护人先生,也曾有过这么年轻气盛的时候吗?

    文章继续:

    我们无数次地研究生命延续,从癌细胞里摸索到一丝肉/体不死的可能性,那么从神经方向,即人类的思想,通过长久地保存神经,能不能长久地实现“这个人”思想的延续,即生命的延续?

    或许,人文道德层面已经否定“这个人”是曾经那个人了,但是撇开当前人类的固有道德观念,在一切可行的情况下,是否,我们做到了生命永存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然后往下,15岁的暮合用各种角度去阐述他这个观点,又同时用一些可实行的猜想验证这个方案的可行性。马上,林秋就看不懂了。整篇文章其实不长,林秋拉到末尾,但脑子已经昏了,他逐渐不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。手指已经悬在页面叉叉上许久了,他想关闭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