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龙江读书网>玄幻奇幻>刘备的日常 > 1.100 通明达照
    果然,见贾诩实言相告,曹节欣然一笑“老朽亦有听闻。幸得蓟王出手,否则洛阳子钱家,必兴‘子钱之乱’。洛阳满城权贵,举债度日者,十有。一旦欠债不还,必轰动朝野。那时,朝中各派,必你来我往,争相检举劾奏。轻则百官罢黜,重则朝政崩坏。”

    “一切皆瞒不过老大人。”贾诩拜服。

    “天家贵胄,竟沦落至此,老朽亦心有戚戚。”曹节摇头叹道。

    “正因如此,我主才想方设法,护天家贵胄以周。五县主之事,想必老大人亦有耳闻。”

    “洛阳人尽皆知。”曹节轻轻颔首。

    贾诩这便道出此行关键“黄巾乱时,长社大火,县内化为一片焦土。后又历经战乱,民众多举家逃难。避入陈国者,十有。敢问老大人,前相魏愔与陈王宠‘共祭天神’之事……”

    “右丞因何又此问?”

    见曹节面色如常,贾诩这便笃定“只因长社令前往陈国索要流民,陈王虽许之,然却……”

    “欲与蓟王暗结共盟。”曹节一语道破。

    “正是如此。”贾诩再拜“人心不古,忠奸莫辨。不知陈王,是忠是奸。”

    “若知陈王之事,还需提及三人。”曹节言道“勃海王刘悝、长乐太仆侯览、会稽妖贼许生。”

    此三人,天南海北。八竿子打不着,如何相干?贾诩急忙请教“愿闻其详。”

    “勃海王刘悝,惨遭冤杀,家毙命。先帝因为梦中受桓帝斥责,日夜忧扰。时听闻勃海王,尚有遗腹子,先帝本欲重立为藩。然却被中常侍王甫,百般阻挠。”

    “正是王甫命人诬告,才令勃海王身死除国。”

    “然也。王甫之所以能得逞,乃因勃海王亦犯藩王大忌。”

    贾诩这便言道“传闻,桓帝崩后,皇太后窦妙并大将军窦武,策立时为解渎亭侯之先帝,继承大统,并遣人往河间国迎驾。民间流言,说勃海王愤恨皇兄(桓帝)未能传位与己,故欲擅自发兵,抢夺迎驾诏书。”

    “确实如此。”曹节言道“正是老朽持节,前往河间国迎驾。‘兄终弟及’,亦合乎古法。勃海王之怒,老朽自能体会。本欲大事化小,隐瞒不报。不料此事被王甫得知。时中常侍郑飒、中黄门董腾与勃海王,关系甚佳,王甫暗中调查,窃以为此中另有隐情,便将此事告之司隶校尉段颎。段颎遂将郑飒捕入黄门北寺狱,严刑拷打。王甫又指使尚书令廉忠诬奏郑飒等人阴谋篡位,欲立刘悝为帝。乃至先帝发雷霆之怒,灭勃海王满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