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礼接过书袋,略微打量,略为惊疑,书袋只是很简单的式样,采用硬质层的棉麻布料,手提式设计,外边缝有各小大小不一的小口袋,方便装各种书写用具或其他。
知礼抬眸,问:“这是四妹妹亲手做的?”
如晴害羞地点下头去,“这是我娘做的。大哥哥看,可否还喜欢?”
知礼淡淡地说:“有劳四妹妹费心了,替我转告朱姨娘,我很喜欢。”
如晴略松了口气,她还真怕这个早熟又稳重的大少爷拒绝,或是不给面子呢,有他这么一句话,她也放了心了,于是又甜笑着说,“大哥哥喜欢,我便开心了。妹妹在这儿先预祝大哥哥旗开得胜,马到成功。”还学着大人那般抱拳作揖的,知礼淡淡地笑了,也不言语。在如晴要离开时,亲自送到了门口。
出了倚松院,又碰上知义,如晴一向待在李氏身边,很少与嫡出兄长们说个几句完整的话,这回见着冰山般的知义,下意识地脖子缩了缩,但倚松院门口地方宽广,连个藏人的石头都没有,逼不得已之下,只得乖乖上前向知义问安。
“二哥哥好,二哥哥也来找大哥哥么?”
知义一袭玄青色绑箭袖长褂,头发束髻,身上无任何饰物,虽身板儿还未完长开,却已有武人的气势,双手背在身后,大马金刀地受了如晴这一拜,这才冷冷地道:“你来这做什么?”
如晴乖巧地道:“大哥哥就要离府去南京,妹妹奉娘亲之意,特来与大哥哥道个别,以表诚挚心意。正赶巧,又碰上二哥哥你了。”
知义淡淡地“哦”了声,不再看如晴,径直从她身边掠过。
如晴呆了呆,在心里咒骂着,这死小子,也太不把人放眼里了吧?
翌日,知礼差遣小厮来到朱氏的香叶院,行了主仆礼后,直接了当说明来意,“大公子很喜欢朱姨娘绣的那个书袋,这又差小的来劳烦朱姨娘可否再绣个书袋,小的先在这儿谢过朱姨娘。”
朱姨娘自从卖身方府后,一直安份守已,从不生事,李氏和方敬澜待她虽不差,但她一人呆在自己的院子里,总也无聊,女儿如晴又养在李氏身边,并不时常见到,她除了刺绣外,也无别的消遣,听闻大少爷喜爱她的书袋,也喜出望外,哪有拒绝之意,连忙点头答应。
这不,不出二日便熬夜赶了出来,差遣如晴把新做好的书袋给知礼送过去。
如晴又领着夏竹拧着书袋来到知礼的松鹤院,一路走来,发现今日方府有些不一样了,至于哪儿不一样,又一时说不出来。大概是知礼要参加秋闱,阖府上下都期待不已,所以兴奋过头了吧。
来到倚松院,如晴发现院门口立着个面生的小厮和一个婆子。
那婆子如晴也认识的,是永宁伯夫人云氏的贴身婆子,云氏回京后,便把这孙婆子指给江允然使唤,这孙婆子也尽责,江允然活动范围也就在方府,也不甚放心,时常跟上跟下的,从来不假他人之手,如晴在心里感慨,这大户人家的排场是这般的威风,主人每走一个地方,总不离下人服侍,这也难怪那么多人热衷于权势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