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龙江读书网>都市青春>重生从娶女知青开始 > 第223章 想要更好
    爷爷跟纪元海说了一下现如今村里面情况。

    “种地跟以前不一样了……以前的时候是长年累月地里面有干不完的活,地里面庄稼需要人摆弄,不用摆弄庄稼的时候,也有挖渠、开地、平整土地其他农活,集中起来干集体的活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,生产队不组织干这些活计了,往后大家伙儿的水利可就没保障了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原来的第二生产小队也就是纪家自己人,商量了一下,需要水浇地的时候肯定是要互帮互助的。”

    集体也有集体的好处,集中力量办事情是很有优势的,比如全年无休的生产队社员,能够把水利设施之类维护的很好;换成各家各户,那肯定是没有这样的能力。

    各管各家地,以前的一些公共设施就很难再继续保持完好,发挥作用。

    原来的第二生产小队,也就是纪家人,便以同姓方式联系起来,方便一起种地。

    如果只看这样种地的情况,空闲时间是有了,但是也变得“不稳当”了很多。

    幸好,纪元海一家有纪元海给了一条后路,还有直接的帮助,不用担心种地收成的多少,也能够全家人温饱过上好日子。

    谈起这个话题,全家人看纪元海的目光都带着赞许。

    若不是纪元海早有远见,在土地分配之前就已经在县城里面做出来一份产业,全家人到现在除了种地也不知道干什么,顶多是去城里打零工。

    打零工这件事可不容易,同村里面就有出去打零工因为争着干活被人家揍了,还有被人家瞧不起,回到村里来决定再也不出去的。

    哪一个能跟纪元海置办的家业相比?

    家里人的想法,还停留在县城这边“赚大钱”,纪元海心里面其实也有一个想法,自己如今直接存款将近百万,也应该从另外的方面赚钱了。

    虽然是在上学,但是光是这么存着钱也不是长久之计,等于是一年年等着贬值。

    生活的基本保障方面,省城一个院两个店铺、其他一些古董、金砖之类也差不多足够了,顶多再买一些固定资产作为额外的保险;剩下的钱,完全可以考虑投资。

    所以只要家里这边没问题。县城这边的花草摊子,就可以慢慢交给他们,经营好坏与否,到底是一份产业,差不了太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