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经历了一段漫长而悉心的疗养时光后,大皇子轩辕涵终于从那场几乎致命的暗杀创伤中恢复过来,重新焕发出往昔的精气神。他身形挺拔,面容虽还残留着一丝病后的苍白,却难掩眼中的坚毅与沉稳。
当他听闻皇宫中发生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变故后,心中五味杂陈。在众多复杂的情绪交织之下,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自己的父皇——那位身处权力巅峰,却历经诸多波折与背叛的皇帝。
夜幕如墨,沉甸甸地笼罩着整个皇宫。万籁俱寂之中,轩辕涵身着一袭深色长袍,宛如一道无声的影子,悄无声息地穿梭在宫廷的回廊与庭院之间。月光洒在他的身上,映出他修长而孤独的背影。
不多时,他来到了皇帝的寝宫之外。寝宫内,微弱的烛光透过雕花的门窗缝隙,隐隐透出。轩辕涵轻轻推开宫门,走了进去。
寝室内,皇帝正躺在床上,眉头紧锁,脸上满是痛苦与挣扎的神情。显然,他正在遭受噩梦的折磨。轩辕涵见状,心中一阵刺痛,快步走到床边,缓缓坐下。他伸出手,轻柔地拍打着皇帝的肩膀,声音低沉而温和地呼唤道:“父皇,父皇醒醒。”
皇帝在睡梦中猛地一颤,缓缓地睁开了双眼。朦胧的烛光下,他看到眼前的人,一时间竟有些恍惚,以为自己还在梦中。他的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,嘴唇微微颤抖着说道:“朕……朕是不是在做梦?居然看到我的涵儿了?”
“父皇,儿臣就在您身边。不是梦。”轩辕涵眼眶微红,轻声回应道。
“轩辕涵”,这个名字,承载着太多的回忆与情感。它是先皇后在生下大皇子时,满怀爱意与期许所取。此刻,皇帝望着眼前活生生的儿子,积压在心中已久的悲痛与悔恨如决堤的洪水般喷涌而出。泪水不受控制地从他的眼眶中涌出,顺着脸颊滑落。他紧紧握住轩辕涵的手,泣不成声地说道:“涵儿,朕对不起你,更对不起你的母后啊!朕……朕竟然亲手杀了此生最爱的人。朕真是糊涂啊!”
皇帝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尽的痛苦与自责,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沉重的枷锁,压得他喘不过气来。轩辕涵看着如此悲痛的父皇,心中也是一阵酸涩。他轻轻抱住皇帝,拍着皇帝的后背,试图给予他些许安慰,这一刻,父子二人沉浸在这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之中。
皇帝紧紧握着轩辕涵的手,目光中满是殷切与期望,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说道:“涵儿,明日朕便昭告天下,下旨立你为太子。从那时起,你就要时刻伴在朕的身边,好好学习治国理政之道,将来好接过这江山社稷的重任。”
轩辕涵微微低下头,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与决然,随后抬起头,直视着皇帝的眼睛,诚恳地说道:“父皇,儿臣真心不想做太子。在儿臣心中,功名利禄皆如过眼云烟,儿臣所求的,不过是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普通人,去过自己喜欢的人生,远离这宫廷中的纷争与权谋。”
皇帝听闻此言,脸上的神情瞬间凝固,眼中闪过一丝惊愕,随即转为深深的气愤。他松开轩辕涵的手,猛地坐起身来,双眉紧皱,大声呵斥道:“胡闹!你怎能说出这般糊涂话?你乃是朕唯一的血脉,身负皇室的荣耀与责任。这江山,是祖宗们历经无数艰辛打拼而来,你不做太子,日后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这大好河山拱手让与他人不成?”皇帝的声音在寂静的寝宫中回荡,带着难以掩饰的愤怒与焦急。
轩辕涵深知皇帝心意已决,自己的想法在这皇权之下显得如此无力。他无奈地叹了口气,眼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失落,却还是恭敬地低头说道:“儿臣明白父皇的苦心,儿臣愿意听从父皇的安排。”他的声音虽平稳,却难掩话语中那一丝无奈与妥协。
翌日清晨,金色的阳光洒落在宏伟的皇宫之上,给这座古老的宫殿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。太和殿中,皇帝高坐在龙椅之上,神色庄重,声音洪亮地下达旨意:“今封大皇子轩辕涵为太子,望其日后勤修政务,心怀天下,不负朕之厚望,不负万民所托。”旨意一出,朝堂上下一片山呼万岁之声,宣告着新太子的诞生。
自那以后,轩辕涵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治国理政之中。每日,他都跟随皇帝左右,聆听教诲,观摩政务处理。然而,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,轩辕涵忧心忡忡地发现,皇帝的身体状况愈发糟糕。往日里那威严挺拔的身姿,如今变得佝偻虚弱;曾经炯炯有神的双眸,也渐渐失去了光彩。
这一日,皇帝在处理政务之时,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。轩辕涵急忙放下手中的书卷,快步走到皇帝身边。只见皇帝用帕子捂住嘴,咳嗽声止不住,待帕子拿开时,上面竟染上了斑斑血迹。轩辕涵大惊失色,满脸关切地问道:“父皇,您这是怎么了?”
皇帝微微摆手,试图表现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,声音却虚弱无力:“朕……朕没事,老毛病罢了。涵儿,你莫要分心,好好学习才是。”他顿了顿,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疲惫与哀伤,缓缓说道:“父皇怕是快不行了,以后能帮衬你的日子不多了。倘若日后你遇到什么难题,就去问你九皇叔。是朕错了,这些年来不该事事打压他。如今看来,能真心帮朕、帮你的,也只有他了。朕……朕后悔啊……”